-
  • 热门搜索: 医学论文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当前位置:ag旗舰厅官方网站-ag旗舰厅在线 > 求职文档 > 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新颖标题(10篇)-ag旗舰厅官方网站

    栏目:工作计划 来源:网络 作者:紫陌红尘 时间:2024-06-09 03:26:50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新颖标题一

    以以学校数学工作计划为指导,依托新课程的深入推进,积极探索教育质量的内涵发展。促进教师、学生的可持续成长,以课堂教学与训练的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改力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继续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学校提出的九字方针.即三主四导五勤三程式.

    1 .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论,优化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阅览,做读书笔记,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每周二下午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踊跃发言并做好业务笔记。

    2 .加强数学课改组成员的研究意识,把"怎样在课堂上应用合作学习"作为本学期的研究重点,并能把研究的过程、研究的思想及时辐射到各学校,帮助广大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逐步抓好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究。

    3 .在教师认真学习、深入教改实践的基础上,让教师在教育理论、个人观点与教改实践的对话中进一步激活思想,不断总结。本学期将继续组织参加上级各部门组织的各类评比活动,组织教学案例(设计)评比活动。

    4 、加强"同研一节课"的研究力度。组织全组教师参加学校的三轮听评课活动,共同研究,共同成长,让学生得到实惠。组织本组成员开展"坐庄式"教研。当次主持教研的教师要将自己在"同研一节课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或产生困惑进行提炼,事先做一定的研究,(如:上网收集相关资料;到图书室借阅有关书籍。)然后再组织本组教师进行讨论交流。力争通过自己主持的教研活动能解使问题得到解决。做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认真领会新标准、新理念,汲取优秀的经验,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组内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继续开展学习听课、上研究课观摩课、课堂教学评价,并结合学科带头人的展示活动,促其发展,并发挥其辐射作用,带动数学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

    5 .重视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以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为研究重点,让学生生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每一堂数学课都能成为学生成长的一个起点。

    6 .做好课堂小测的实验。加强训练有效性的研究,提高其实效性、针对性和反馈性。认真研究新的课程背景下对学生的评价,加大改革的力度,改变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过分注重结果的做法,对学生的发展过程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积极辅导学习困难学生,使他们在各自原有水平上得到相应的提高,认真做好毕业班的总复习工作,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避免繁杂、无效、重复的练习,减轻学生负担。有条不紊,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实现"有效训练出成绩"。

    7 .积极参加教学实验"小班化教学",收集、整理对实验教材的评价意见与修改建议,总结教改经验。

    8 、做好数学思维训练课,发展学生的思维。

    我们把数学思维训练当成一门课程来开展,一是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符合课改的要求;二是填补了我们课改中弱项。我们教研组提出了"发展为本、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体验成功"四个方面的要求。教学内容形式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富于启发性、趣味性和全面性,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后重反思总结。

    五月份:

    1 、同研一节课,共同备课。

    2 、继续听课、评课,写反思和评课报告。

    3 、继续开展学习学科素质教育理论,以更好地指导工作。

    总之,本月我们要实实在在的把课备好,把课上好,把学生辅导好,在教学研究活动中,我们要坚持一手抓教学常规的落实,一手抓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让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新颖标题二

    一年级(3)班有学生49人,(4)班也是49人。经过师生一学期的共同努力,绝大部分部分上课能够专心听讲,进取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必须基础的学习习惯,可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学生上课纪律松懈,精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经常拖拉作业,以致学习成绩较差,还需要在新学期里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这部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工作。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和一个总复习,分别从数与代数、空间图形、实践活动等方应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降低了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的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的: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我怎样快怎样算,可是要介绍这些方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经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加与减”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经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一样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趣味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此刻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经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的拼图,用它能够拼出很多的图形,让孩子们自我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趣味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不一样方式的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本事的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的口算本事、逻辑思维本事和观察本事的训练,感受数学的乐趣!

    (一)教学重点

    1.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学习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难点

    1.20以内退位减法。

    2.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一)情感与态度:

    1.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资料,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我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经过自我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本事。

    3.经过教科书里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构成的方法、理论,是人类礼貌的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

    4.在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事地批评自我、评价他人。

    (二)知识与技能: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探索并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一样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本事。

    1.认真研读教材,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异常是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经过相应的练习,帮忙学生构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资料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3.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习情景,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忙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

    4.加强口算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计算的本事。

    5.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本事。

    6.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7.每学完一个单元的资料,做到及时复习,及时考核,这样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景,以便及时补差补漏。

    8.从作业上严格要求学生,不但书写工整,且准确率高。对每一天的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并让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

    9.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10.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提高数学及格率,力争使及格率达95%。

    1.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的转化。

    2.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

    3.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4.根据学生的知识缺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

    5.多一份关心、帮忙,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功、努力学习。

    6.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7.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

    8.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

    课时安排:

    一、加与减(一)……………………………………9课时

    二、观察物体…………………………………………2课时

    三、生活中的数………………………………………7课时

    四、趣味的图形………………………………………4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五、加与减(二)…………………………………8课时

    数学好玩………………………………………2课时

    六、加与减(三)…………………………………11课时

    总复习…………………………………………5课时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新颖标题三

    本学期数学备课组将以新课程标准、新教学观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引导数学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以“规范教学过程、细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不断创新为动力,以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为主线,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工作,开展校本教研,构建一个团结、和谐、供求发展的数学教学氛围,团结一致,协助教务处细化措施、扎实工作,提高数学教研效率。

    以课改为中心,转变教学思想,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实践。强化教学管理和质量意识,转变教研风气,树立正确“教研观”,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1、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应按“典型引路——评析——反思——研讨教法——形成共案——完成个案”六个环节进行。

    本学期,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从中搜寻典型课例供教师观看,评析,学习其中的亮点,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并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努力提高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2、及时制定教研工作计划。

    数学备课组要围绕数学教研专题,并结合本组实际,定出本年级数学教研课题,并制定出操作性强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3、开展好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备课组要根据教研计划,围绕教研课题,充分发挥集体备课、说课、评课的作用,解决好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每次教研活动要严明纪律,实行考勤,做到“一保四有”(即保证教研活动时间、有教研主题内容、有中心发言人,有效果,有记载),防止走过场。

    4、集体备课要遵循两个原则:“创新原则——实用原则”。

    通过开展“案例”研讨、“同课异构”等形式,追求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切实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1、备课组长的工作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团结全组成员奋力拼搏,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2、规范集体备课。形成研讨风气,提高备课质量。

    3、加强教学传,带,帮,做到指导耐心,学习虚心,互相讨论,共同提高。

    4、经常开展听课活动,定期举行公开课。并认真开展评课活动。

    5、注重业务学习,提高组员素质,加强交流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研究风气。

    6、加强检查,定期听取学生和班主任意见,及时改进教学工作。

    为扎实而有效地推动一年级组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学校教导处、教科研处工作计划为依据,“实施有效教学,实现优质课堂”为目标,结合生动的教学课堂实例,进行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探索研究。本学期展开"重常规,抓教研”为主线的课堂研究。

    本教研组7名教师爱岗、敬业,责任心强,教研氛围一直浓,呈现良好的的势态。但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刚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学习习惯很差,需要老师付出很大努力;学生的差异较大,还需老师更积极地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

    1、强化常规管理,优化集体备课,探究优质课堂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要做到"深"备课,做到不备课不进课堂;"实"上课,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精"作业,有针对性的训练强化,及时反馈;"活"教法,以灵活多变的方法进行教学。认真落实好集体备课制度,积极配合教科研的工作,做好新试行备课的尝试与探究,集体备好课后再延伸到上课、评课、课后反思等活动,使集体备课不再停留于“备”上,而且真正为数学课堂服务,体现其有效性。

    2、继续加强常规教育,规范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包括正确书写和保持作业本整洁的习惯,自觉验算和良好的思维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等,尤其是注重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教师应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勇于钻研、肯于动脑、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

    ①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

    ③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逐条落实。

    3、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

    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活动,如:作业明星评比、最佳合作小组、数学小明星评比等。

    (2)结合本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听算、口算等专项训练。

    4、充分发挥名师作用,开展组内互帮互助小组

    开设教研课,组织组内“教坛新星”、“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名师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力争组内优秀资源得以最大利用!组内教师轮流上研讨课,本学期,每位老师根据情况至少要上一节公开课,其他教师认真听课和评课,听课后的评议活动要落到实处,作好资料收集和记载。教师间相互学艺研讨,多学习、多探讨、多交流、多反思、多总结。教研活动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依据,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5、及时反思,改进教学

    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后,及时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认真的分析与反思,并与组内成员交流探讨、梳理教学思路。

    6、认真、及时地安排好本年级的周清测试,组织好阅卷工作,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7、认真阅读教育教学杂志、上网浏览,养成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8、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活动,使教师素质提高。

    9、自觉地搞课题研究,把教学中的问题当课题,做好资料的收集。

    以上是本组的初步计划和设想,具体的实施还将以学校的安排及时调整,我们全组成员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新学期的工作中,扎实完成工作任务。

    九月份

    第1周:备课组活动内容:制定教学进度表

    第2周:备课组活动内容

    1、制定本学期业务学习内容纲要。

    2、讨论如何进行养成教育及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3、组织听课评课。

    第4周:

    1、检查学生作业书写情况,作业正确率情况,从中调查学生知识欠缺点,并及时加以反馈。

    2、分析本周教学内容。

    3、反思上周的教学、总结经验。

    4、学习理论知识。

    十月份

    第6周:

    1、组内听、评课的交流反馈。

    2、本周教学内容的分析。

    3、交流课堂学生学习情况及纪律情况。

    第8周:

    1、反馈上周的检查情况。

    2、本周教学内容的分析。

    十一月份

    第10周:

    1、本周教学内容的分析。

    2、检查备课量及作业批改情况。

    2、探讨部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方案。

    3、准备备课组教学质量监控。

    第12周:

    1、本周教学内容的分析。

    2、分析各班的上课情况,寻找差距,提出改进方法。

    3、反思教学方法。

    十二月份

    第14周:

    1、本周教学内容的分析。

    2、检查教案,学生作业等情况并反馈。

    3、进行单项知识的测试。

    4、探讨学法及教法。

    第16——19周

    1、回顾本学期的知识,自评学生的掌握程度情况。

    2、制定复习计划。

    3、做好试卷分析工作。

    4、学期结束工作。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新颖标题四

    本学期我们一年级组将以学校提出的“研究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为中心,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求在教学方法上求新,在教学手段上求活,达到师生关系和谐、努力提高教学成绩,以求真务实的教学作风,完成本学期的各项教学任务。

    1、在规范常规教学的基础上,紧紧抓住课堂主阵地,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探索促进学生全面素质良性成长模式,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以科研促教学,在学校科研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继续开展教学研讨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题研究实施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一)扎实有效地抓好常规教学工作

    1、常规教学

    工作主要有教师教学计划的制订、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教学评价以及教学质量分析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教学活动。集体备课:每周一上午是我们年级组集体备课时间,主要针对典型性问题,代表性课题。由教研组长负责,提前一周为组员布置重点研究课的内容,在集体备课时间,各组员说教学思路,其他组员作必要的补充、修正,并认真做好相关记录以求最佳的教学思路。

    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必须狠抓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注意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采取教师先讲先导课组内老师互评,然后再进行研讨,努力创建高效互助自主学习型新课堂。

    3、听课评课

    每位教师一周听评不少于1节,一学期同学科听评节次不少于20节,并要有听课记录和小结。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听课时间,属本年级的组内公开课或全校性的研讨课一定要参与听课评课。

    (二)锐意创新,深入开展教研活动

    (1)本学期,我们将在教研组内开展高效课堂研究,探索教学的新思路,学期初,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计划,通过理论学习、说课研讨、公开课研讨、评课反思等活动,努力在学期末达到预期的阶段性成果并展示。

    (2)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注重积累生动、有价值的案例(教案、课件、教后记等),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引导学生探究有价值的数学,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参与数学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以用心设计研究性的实践作业,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评价、有交流。

    本学期,我们会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不断学习、及时反思总结,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有所提高,争取使我们一年组的教学水平一步一个台阶,力争在学校工作中取得圆满成绩,扎扎实实的做好!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新颖标题五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1、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

    1、教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坚持教学“六认真”。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重视学困生的补课工作。

    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61课时

    1、数一数………………………………………………约1课时

    2、比一比………………………………………………约2课时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

    4、认识物体和图形……………………………………约3课时

    5、分类…………………………………………………约2课时

    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约21课时

    7、11—20各数的认识…………………………………约4课时

    8、认识钟表……………………………………………约2课时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约12课时

    10、总复习………………………………………………约4课时。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新颖标题六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2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及格率100%、均分102分、后进生转化50%。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生活中的数、观察与测量、加与减(一)、(二)、(三)认识人民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及圆的直观认识,简单的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1、课前备课必须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设计当堂检测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个别学困生当面辅导。

    2、重视课堂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具体的情境,灵活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4、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审题,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和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6、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并根据具体情况,自己创造一些教学效果更好的教具和学具。

    7、每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做到及时复习,及时考核,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补差补漏。

    8、从作业上严格要求学生,不但书写工整,且准确率高。对每天的作业老师要及时批改,并让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

    力争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使学生全面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在期末统考中及格率达到100%,均分达到105分以上,后进生转化率达到100%。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他们在课堂上多提问,课后多辅导,多鼓励树立起他们的学习信心,挖掘提高成绩的有利因素,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6、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新颖标题七

    在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中,根据《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水平一”的活动与内容目标要求,把所编的队形练习、基本体操、走、跑、跳跃、投掷、滚动和滚翻、韵律活动和简易舞蹈等诸项内容统一归类,称为“基本活动”。这些内容,都是一些最简单的身体基本活动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实用性技能,没有典型的运动项目。小学一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但对体育基本活动的动作概念和方法了解很少,因此,基本活动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活动起来,学会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各种体育活动的技术和技能打下一定基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把本来较为简单的动作教的复杂化,也不宜以竞技性运动项目的训练手段运用于基本活动的教学。

    1、了解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方法。

    2、学会一些基本活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1、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认真备课,以学生练习为主,并有计划、有组织的锻炼学生身体。

    2、多运用体育小游戏,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和运动能力,发展学生速度、耐力、灵敏、协调性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及时进行考评,利用语言激励学生,提高练习的效果。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新颖标题八

    一年级(1)班有学生65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32人,通过师生一学期的共同努力,绝大部分部分上课能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一定基础的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学生上课纪律松懈,精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经常拖拉作业,以致学习成绩较差,还需要在新学期里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这部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工作。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和一个总复习,分别从数与代数、空间图形、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降低了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的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的: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绍这些方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加与减”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现在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的拼图,用它可以拼出很多的图形,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的口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训练,感受数学的乐趣!

    (一)情感与态度:

    1、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教科书里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的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

    4、在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事地批评自己、评价他人。

    (二)知识与技能: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探索并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

    (一)教学重点

    1、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学习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难点

    1、20以内退位减法。

    2、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1、认真研读教材,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特别是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

    4、加强口算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5、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6、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7、每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做到及时复习,及时考核,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补差补漏。

    8、从作业上严格要求学生,不但书写工整,且准确率高。对每天的作业老师要及时批改,并让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

    1、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2、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提高数学及格率,力争使及格率达95%。

    1、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2、根据学生的知识缺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

    3、多一份关心、帮助,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功、努力学习。

    4、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5、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

    6、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

    7、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的转化。

    8、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新颖标题九

    这个学期担任一(2)、(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孩子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能有序思考,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总体来说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也还比较理想。现制定个人工作计划:

    只是由于年龄比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控能力比较差,好说好动,倾听习惯还有待培养。大部分孩子能主动学习,部分后进生需要特别关注。因此本学期一方面要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争取使每个孩子都能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本学期的学习中来。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等。

    面对新的社会要求,教师与学生应首先走了社会的前边,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标要求为指挥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尽量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开放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内容与思想的衔接,内容要在学生上学期的水平之上发展并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思想上注意新思维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结合。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其中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

    1.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发展空间观念。

    1.数与代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空间与图形:

    (l)经历观察常见平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分类与整理:

    (1)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4.情感与态度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新颖标题篇十

    本册教材具体单元安排为: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认识10以内的数;认识图形(一);分与合;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11—20各数;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期末复习;有趣的拼搭和丰收的果园两个综合实践活动。

    1.“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6个单元。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认数,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七单元分与合,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安排在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十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些内容是学生今后计算学习的重要基础,教材编排时不但课时有所增加,而且增设了“思考题”和“你知道吗”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拓展认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数的认识,增强探索规律的意识和简单应用知识的能力。

    2.“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3个单元。即第二单元比一比、第四单元认位置、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一方面利用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轻重、远近等,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另一方面,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分辨自己的前后、上下、左右,并初步应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再一方面,通过实物、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为今后学习几何图形奠定初步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经验。

    3.“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三单元分一分,要求学生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初步体验简单的分类活动,学习分类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以后学习统计和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

    4.“综合与实践”领域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分别安排在第六、八单元里,结合认识物体安排了《有趣的拼搭》,结合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安排了《丰收的果园》。让学生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体验,激发开展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联系现实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1.知识技能。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在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中,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探索10以内的加法、减法以及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法、减法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能探索一些简单的物体、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3)能根据物体的数量、形状、颜色或其他标准,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2.数学思考。

    (1)在认数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体会分与合的数学意义,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掌握简单的比较方法,具有用语言或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初步能力。

    (2)在理解加法和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运算能力。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体会有根据地进行思考;通过对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通过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培体会思维过程的灵活性,发展思维能力。

    (3)在认识常见几何形体的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和观察、比较的能力。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和问题,初步感受数学抽象和简单推理的意义。

    3.问题解决。

    (1)初步学会从事物的数量多少,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等方面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初步学会通过简单的数数、比较大小、加减计算以及观察、操作、分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和交流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态度。

    (1)在教师的帮助与鼓励下,对数数、比较、分类、计算等与数学有关的活动感兴趣,具有喜欢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2)在建立数的概念、认识物体形状、讨论计算方法、表达思考过程等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独立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3)在用简单的数表示事物的多少、用加减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以及用文字、符号表示简单规律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用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知道在计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等数学活动中有可能会出现错误,并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1.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一年级学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认真的学习态度。要求他们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倾听、积极发言、准确表达、认真作业。学生在写作业时,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作业质量,更要关注学生的坐姿、握笔的方法,保护学生的视力。严格要求学生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涂改,认真听题、细心计算、耐心检查,逐步养成书写规范的良好习惯。说到书写规范,不仅要求学生数字写得清楚、美观,还要注意写数字的笔顺,比如:经常有学生把“0”、“8”的笔顺写错。

    2.丰富问题情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1)创设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

    教材在选择素材时注重创设形象、生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游数学知识的“海洋”,进行有趣的数学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实际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引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如“数一数”教学中,选择了儿童乐园的场景,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观察、数数、初步感受数的实际意义。再如教学“10以内加法和减法”时,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浇花、植树、游泳、跳高、踢球、乘公交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2)编写生动的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些童话故事的情境,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有趣的童话故事中学习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以“森林运动会”为素材,引导学生学习数的大小比较;在教学5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通过“小朋友浇花”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提出“现在一共有几人”“还剩几个人”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数一数、算一算的冲动,主动去探索计算的方法,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3)设计丰富的活动提高计算能力。

    在上一年级前,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等方面的经验,所以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基本没有问题。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稍有难度,这是后续学习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生必须学好,并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学期末速度要求大约为每分钟8道一步计算式题(直接写得数),正确率要达到90%~95%。由于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而计算练习又比较枯燥,因此,教师在强调计算的同时,也要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数学扑克、登山夺红旗、数学医院、摘苹果、开火车、接力赛等);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同桌自编计算题交换算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计算正确率,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3.经历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给学生锻炼数学思维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判断、分析,发展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获得发展。

    (1)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探索与合作的空间。

    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机会,留给学生足够的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真正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如在学习加、减法计算,特别是20以内进位加法时,鼓励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并交流算法,实现算法多样化,并引导学生对不同计算方法进行比较,感受每种计算方法的优劣,选择适合自己或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优化计算方法。

    (2)要注重突出数学基本思想在知识形成和应用中的作用。

    一是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学抽象过程,初步体会数学抽象的意义。例如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数出现实场景中人或物的数量,再引导他们用相应颗数的算珠表示“一类等价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最后由相应颗数的算珠抽象出数,并借助直尺和图形使他们初步感受直线上的点与数是一一对应的,明确数的顺序和大小。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侧重引导学生经历“用小棒摆出十几→在计数器上拨出十几→写数”这样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初步感受不同数位上的数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值,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

    二是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体会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确定性。例如,组织“比一比”的活动时,增加了比“3支笔的长短”、比“3种水果的轻重”、比“3杯水的多少”等问题,引导学生在确定最长最短、最轻最重、最多最少等活动中,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

    4.注重习题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可选择性。

    一是要适当增加有助于提高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练习。例如,为了给学生多提供一些练习写数的机会,在学习“认识1-5”和“认识6-9”这两个部分内容后分别增加了1课时的练习,同时还在练习一和练习二中适当增加了习题的容量。另外,考虑到学生熟练掌握8、9的分与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历一个适当的过程,把8、9的分与合分开编排,并增加了1课时的练习。

    二是进一步加强相近、相似或容易混淆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比较。例如,教学10以内的加、减计算时,让学生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起来,说出指定得数的若干不同算式,启发他们在此过程中自主体会相关加、减式题的联系和区别。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通过题组形式,多次引导学生比较“得数相同的不同算式”和“得数不同的相近算式”,启发他们在比较中进一步把握相关式题的内在关联,提高计算的灵活性,并形成必要的技能。

    5.适量补充安排思考题和自主阅读材料。

    本册教科书一共安排了12道思考题,这些题目涉及数和运算的意义、计算的方法和技巧、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数学规律、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等内容。解答这些思考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视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自身的价值与魅力、锻炼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本册教科书还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了两则自主阅读材料,目的主要在于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愿望,启发他们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们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量补充安排相关的思考题和自主阅读材料。如在教科书29页“照下图这样,把8根短绳连在一起,要打( )个结”,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做一做或者画一画中探索规律,解决问题。进一步延伸“把8根短绳连在一起,围成一圈,要打( )个结”,让学生进一步探讨。

    本册教材共安排57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有全册内容的整理与复习4课时,全学期大约有20余课时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建议机动时间教师灵活地、创造性地安排教学,如定期开展读书、读报活动,进行讲故事、口算比赛等等,也可上与所教内容相关联的思维训练课。



    推荐阅读: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新颖标题(10篇)
    2024年幼师个人工作计划小班(7篇)



    top
    网站地图